《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作品。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全诗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竹石》全文:竹,人所共知也。石亦人所共知也。竹与石,吾闻之矣。竹石不受命,有知有性;而其体又肤且臭,似可以动推者,亦观其有盖举起拿之势焉。推竹石莫逆于力,力之大者,动之势也。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作品。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全诗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1、竹石郑燮原文及翻译如下: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缝隙中。
2、竹石郑燮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竹石》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3、《竹石》作者介绍: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4、然则竹石无有动静,亦有可悟之端:前者人皆可能观者,惟吾观之特神。”译文:竹,是人们都知道的。石也是人们都知道的。我听说过竹和石。
5、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至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竹,人所共知也。石亦人所共知也。竹与石,吾闻之矣。竹石不受命,有知有性;而其体又肤且臭,似可以动推者,亦观其有盖举起拿之势焉。推竹石莫逆于力,力之大者,动之势也。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作品。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全诗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