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堡界面古登堡面在地下多少千米

2023-09-24 22:11:55 体育资讯 清华老弟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登堡界面古登堡面在地下多少千米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

2、B试题分析: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KM深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而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3、莫霍面:陆地下33KM,纵波横波加速.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地幔的软流层接近液态,其余为固态。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是由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4、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5、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2)、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

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多少千米

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

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这个深度,就被称为“古登堡面”。

年,德国物理地球学家古登堡(1936年加入美国籍)发现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下降(纵波速度下降,横波直接消失),后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的介绍

1、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2、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左右。在地球内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3、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

4、古登堡界面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宾诺·古登堡(Gutenberg)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后来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

5、在地幔的底界之下,科学家发现那里有一个地震波速的间断面,在此间断面上地震波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个界面被命名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这里的温度可能高达3500~3700摄氏度左右。

6、古登堡面在地下2900千米。古登堡面是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36 bytes) in /www/wwwroot/qhld.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