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一句,下一句是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该句出自北宋诗人王令的《送春》。《送春》原文: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唐代:牛峤《忆江南·衔泥燕》忆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宋代:葛天民《迎燕》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带燕的诗句:梁空燕委巢,院静鸠催雨。——宋·陆游《生查子·梁空燕委巢》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宋·林亦之《陪范明府与诸同官饮新亭是夕以莞尔榜之因赋》路长人反顾,草断燕回飞。
带燕的诗句如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译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白居易《晚燕》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1、译文:晚春三月,尚未掉落的花儿落下了,但同时,又有新花争相开放。在小小的屋檐下,每日都有燕子飞来飞去。半夜了,杜鹃鸟还在泣血悲鸣。它不相信春天呼唤不回。原文: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2、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3、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诗词注释 --- 【注释】:题原作“春暮”,据《王令集》改。更:复;再。犹:还;仍。啼血:指杜鹃鸟的啼鸣。
4、嫩于金色软于丝。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5、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梅花 王冕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