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性补贴是指将单位原来用于干部职工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的实物补贴,改为向个人直接发放货币补贴。 其组成部分如下: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补贴,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提租补贴等。交通补贴,如班车补贴、公务用车补贴等。
应付福利费14%的计算基数是“应付工资总额”。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
职工福利费占工资总额比例为百分之十四。应付福利费百分之十四的计算基数是“应付工资总额”。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百分之十四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资福利费计提比例是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法律主观: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一般是14%。福利费计提基数是职工的应付工资总额,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津贴、补贴、加班工资、节日工资等。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综述:福利费占工资的比例:应付福利费14%的计算基数是“应付工资总额”。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
我国房地产繁荣和迅猛发展始于1998年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10年:1978-1988年的探索试阶;1988-1998年在全国逐步推开和深化阶段;1998年至今实行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阶段。
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 *** 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从2000年以来进入本世纪,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改革在新的一波房地产投资热潮的推动下迅速升温。
世纪房地产市场划分为以下阶段: 2009-2011年中国经历了全面的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泡沫化,这 *** 了供应的过度增长,并随后导致库存的大量积累。
近年来的话是 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2001年出现投资投机狂潮,后面就开始热了。03年地王频出,04年房价大涨。05年短暂低迷,06年继续上涨,后面几年就开始暴涨,至到11 年的大力调控。
「第三阶段」2001年-2005年快速成长开始进入产业竞争时代朱凌波表示,2001年- 2005年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期,市场由完全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竞争核心开始回归到产品,北京房地产市场进入产品竞争时代。
就是发钱不发物。比如将福利费直接纳入工资核算发放,以前讲过节物资,以后估计全是折合成钱放工资里面一起发,可能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工资水平增加(虚增)以后计提个人所得税。
(1)是指作为交换手段的货币作用大大加强,货币的作用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和环节,随着转轨进程的基本完成,货币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职工医疗、补助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货币化改革,就是将以前很多的事业机关的福利比如说公车这种改成货币补贴,就是自己开私车上班。
如果是职工福利的货币化改革,说白了就是发钱不发物。计提福利费支出的时候账务处理是,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通讯费报销就是指花了多少通讯费,公司就给报多少。货币化改革后,通讯费不在报销,而是企业以一定限额以发钱的形式发给你,这个钱是固定的金额,与实际用了多少通讯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