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 *** 和日本明治 *** 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1、《马关条约》为中国清 *** 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亦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2、《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朝 *** 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亦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日清讲和条约)。
3、该条约于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由清朝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 章、钦差全权大臣李经方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 臣陆奥宗光签订。
4、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签订。《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 *** 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李鸿章代表为清朝 *** 和日本 *** 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
6、《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3月23日(公历4月17日),清 *** 与日本订立。当时的皇帝是清德宗光绪。
马关条约最重要的影响是它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这使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直接压制了我国刚刚起步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第二,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是:(1)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投放政治贷款。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争夺开矿权。争相在中国办厂。
《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 *** 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降低,使中国在国际上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签订《马关条约》的原因: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大量战利品,包括大量白银、铜矿、铁路、煤矿等资源。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之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