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数的定义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和自然数n,an表示a的n次方,即a的n个相乘。指数幂运算法则:(a^m)^n=a^(m*n),即两个指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 *** ,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 *** 。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那么就要求a0(实数范围内计算要求负数不能开偶数次根号);a=0或1的时候,x无论如何取值,指数函数y都等于0或者1,对x来说没有研究意义。所以要求a要大于0且不等于1。当然上述说明仅限于在实数范围内讨论。
其实只是规定而已,在研究的时候为了方便,将a定义为大于0不等于1 ,使得函数在图像上更有连续性以及更好讨论。
a=1的时候是一个常函数y=1,这个函数没有指数函数的增减性特征。a0的时候会造成开偶次方(或者分母为偶数的次方,或者无理次方)的幂在实数范围内没意义,这就会使得这个函数事实上是不连续的。
指数幂运算法则是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a0且不=1) ,函数图形下凹,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函数。指数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可表示为x=a^y。指数函数计算公式:一般形式为y=a^x(a0且≠1) (x∈R)。幂函数计算公式:一般地,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
x的2/3次方-y的2/3次方)=(2XY^(1/3)-2X^(1/3)Y)/(x的2/3次方-y的2/3次方)=2X^(1/3)Y^(1/3)第2题的解法也是大同小异,先通分,再化简,做这种题目就是不能怕烦,第2题自己做一下试试。
(2019-根号9)o=1 对于零指数幂 (1)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 (a≠0) (2)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 (a≠0,p是正整数)。
函数的定义域是R。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教材是根据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间关于直线y=x对称的性质。
学习是自己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建议不要依赖别人,没有错对,只有,经历和收获。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Xa^n=a^(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m÷a^n=a^(m-n)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m)^n=a^(mn)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
2、本节知识包括指数幂、根式和实数指数幂的运算等知识点,都比较容易理解。性质: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都等于1。任何非零数的-(n)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3、非0实数的负指数幂的意义,规定:(其中x≠0,a是正数)特别地,当a是分数时,限定x0。
不是。实数中有0的存在,在数学中我们规定任何指数的底数是不能为零的,0的任何负次方都是无法计算的,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导致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所以任何实数的负指数幂不是都有意义。
没有的。幂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一般地,y=xα(α为有理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数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是的,幂的前面加负号仍然是幂。幂的运算规则是,当幂的指数为奇数时,底数变成相反数时,幂的前面要添加一个负号;幂的指数为偶数时,底数变成相反数时,幂的值不变。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Xa^n=a^(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m÷a^n=a^(m-n)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m)^n=a^(mn)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
(a^m)·(a^n)= a^(m+n) ①即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n = a^(mn) ②即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a^n)(b^n) ③即 积的乘方,将各个因式分别乘方。
七分之三的五次幂×21分之8的0次幂÷七分之九的四次幂。
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m,n都是有理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n都是有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