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1、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咸通六年(865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
2、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
3、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4、温庭筠:(约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温彦博,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5、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1、温庭筠简介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人称之为“温李”。
2、他是唐代的一个诗人,是唐代后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代表着唐代诗风的转变,也就是由前期李白杜甫的诗风转向他的诗风,也就是温婉的一种表达,这表达一直到北宋初期还是很盛行的,影响了宋代的词人的艺术创造造。
3、温庭筠唐朝的。 因为温庭筠虽然身在唐朝,唐朝是诗歌闻名,但是写词,花间词派”之鼻祖。宋朝以词闻名,选入正常,现在有学者教授也建议统称唐宋诗词,而不是唐诗宋词。
1、温庭筠,本名为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初的宰相温彦博的后裔,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首要词人,与韦庄并称温韦,在诗上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2、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生平事迹 才华横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
3、其词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4、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唐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隋州隋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大中十一年(857年),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45岁。
5、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温庭筠简介,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1、过分水岭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清明日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2、诗词兼工温庭筠简介,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3、温李 [wēn lǐ] [温李]基本解释 晚 唐 诗人 温庭筠 、 李商隐 的并称。两人作品同属绮丽风格,在当时齐名,故称。[温李]详细解释 晚 唐 诗人 温庭筠 、 李商隐 的并称。
4、温庭筠读音wēn tíng yún,温声母w韵母ēn;庭声母t韵母íng;筠声母y韵母ún。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
温庭筠(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原名为岐,字飞卿,庭筠是他的艺名,另外也有别名温庭云、温八叉,出生年不确定,经人推断大概为公元801年或公元812年在太原祁县出生的。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词家,出生于公元812年,本名是叫温岐,艺名为庭筠,字为飞卿。温庭筠是汉族人,祖籍是如今的山西省祁县。下面来看下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人称之为“温李”。
温庭筠简介 唐朝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温庭筠是男是女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yún)(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