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度、孩提、襁褓、汤饼之期、1岁:牙牙、周晬、孩提。8岁:总角、童龀[chèn]、始龀、髫年、龆年。9:九龄、黄口、指数之年。10岁:幼学。12岁:金钗之年。
岁称为及笄年华,中国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到后来,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 *** 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
及笄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童年时期 不满周岁为襁褓,2至3岁为孩提,7岁女性为髫年。8岁男性为龆年,9岁泛称总角,童年为垂髫,12岁女性为金钗之年,13岁女性为豆蔻年华。13至15岁为舞勺之年,青少年称为束发。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在古代,汉族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行笄礼表示成年。相关组词 及笄[jí jī]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及笄之年介绍女子15岁时被称为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结婚年龄,出自《礼记内则》。《礼记》是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学者所记。
在古代,女子15岁被称及笄。因为古代女子满15周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也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古代女子15岁被称为什么?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