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之一次奉派出使西域,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出使历程:张骞一行穿过河西走廊的时候,就像穿过私人领地,未经过允许一样,倒了霉碰到匈奴人,被抓到匈奴王庭。匈奴军臣单于为了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最后被扣押在匈奴十年之久。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向西域诸国表明汉朝的强大和友好,同时探索西域的商业和政治状况。张骞在出发前准备了大量物资和礼品,以便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公元前140,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他自请出使西域,历经13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之一人。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
1、前139年 (汉建元四年),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打算与月氏人结盟来对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斩杀月氏王,月氏部落被迫放弃甘肃,穿过茫茫戈壁沙漠,迁往遥远的康居。
2、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
3、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之一次前往西域,司马迁称之为“凿空”。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张骞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
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张骞,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前139年 (汉建元四年),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打算与月氏人结盟来对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斩杀月氏王,月氏部落被迫放弃甘肃,穿过茫茫戈壁沙漠,迁往遥远的康居。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日渐强大的西汉王朝为了抗击匈奴的需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张骞肩负使命,带领百余人,由一位少数民族出身,名叫甘父的人作为向导,离开长安,途径河西走廊向西域进发。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
张骞(公元前195-114年)。 张骞出使西域,不是他个人的愿望,而是当时西汉王朝政治上的要求。汉武帝时期,国家强盛,但仍然受到北方强大的匈奴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