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数为6+2=8,化学键是4,所以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而S周围只有一个O和两个Cl,所以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在硫的空P轨道上,由此可知S采取的是sp2杂化,而并非sp3。
1、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为0.99克/100克水(20℃)。由于它是强酸弱碱盐,为抑制水解作用,在配制其溶液时要用加热煮沸过的蒸溜水,以除去水中溶有的二氧化炭。化工词典里查到的性质: 白色斜方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2、当ph减小,pbcl2的溶解度基本不变。PbCl2溶液显中性,不存在水解,氯化铅的溶度积:c(pb 2+)*(c(Cl -)^2)=Ksp 由上述表达式可知氯化铅的溶解度只与铅离子,氯离子浓度有关,与水中氢离子浓度无关。
3、PbCl2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斜方晶系,熔点:501℃,沸点:950℃,溶解性:PbCl2可溶于水(冷水0.673%,热水34%),易溶于酸和碱。PbBr2 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醇。熔点:373℃。有毒。
4、压强的增大,溶解度增大就比较明显。而固体试剂的溶解就不同了,固体试剂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受压强影响非常非常小,但有些物质有点不同,比如食盐,它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氢氧化钙,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5、“溶解度只跟温度有关,不随其他条件改变”没有错。但这其实为是同种溶剂为前提的。这里加入了氯化铵,实际上是溶剂性质发生了改变,我们知道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剂度是没有可比因素的。
6、气体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即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气体分子更容易逸出液体表面,导致气体溶解度下降。
1、氯化铅呈白色粉末状,高温煅烧后表层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黄色的氧化铅。
2、加热至沸腾,然后将纯的碳酸铅溶于其中(使盐酸过量),将溶液冷却至0-15C结晶,吸滤出二氯化铅结晶,用少量冰水洗涤后,于40 C下干燥,即得成品。
3、氯化铅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为0.99克/100克水(20℃)。由于它是强酸弱碱盐,为抑制水解作用,在配制其溶液时要用加热煮沸过的蒸溜水,以除去水中溶有的二氧化炭。
4、将这热混合进行热过滤,PbCl2 溶液过滤成滤液,而残余物为 Hg2Cl2和 AgCl 的混合物。把滤液冷却,PbCl2 因不溶于冷水而析出成沉淀。
5、PBCL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即随着温度升高,PBCL2的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6、密度85g/cm3。熔点501℃。沸点950℃。易溶于氯化铵和硝酸铵溶液、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微溶于水、稀盐酸、氨。不溶于醇。有毒!由用盐酸或氯化物水溶液加入铅盐水溶液中加热进行反应,过滤制得。
中文名称:氯化铅中文别名:二氯化铅英文名称:Lead chloride英文别名:Lead(II) chloride; dichloro-lambda~2~-plumbaneCAS:7758-95-4EINECS:231-845-5分子式:PbCl2分子量:2712白色结晶性粉末。露置强光下表面变色。
溶度积。二氯化铅的ksp是二氯化铅的溶度积,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会建立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氯化铅,也称为二氯化铅,化学式为PbCl2,分子量为2711。
氯化铅[PbCl2],可溶于沸水。 *** 铅[PbSO4]、碳酸铅[PbCO3]、溴化铅[PbBr2]、氟化铅[PbF2]、碘化铅[PbI2]是沉淀。所以:含铅离子的盐不都是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