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随文练习 lu xīn ti d1.斯:这;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素:素朴;金经:佛经。3.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公文。
1、小题1:了解类比与对比衬托手法的不同,学会分析两种手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陋室铭》的阅读题7 阅读《陋室铭》,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3、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避世隐居 、不与世同流合污 的思想感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爱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环境)3。举这两个典故说明陋室不陋 4。引出下文,为下问作铺垫 5。
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陋室铭》的阅读题1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开篇16字,为了全文写“陋”奠定了基础。( “不陋” )B,从表面看,“仙、龙”为山水增色,实则喻陋室主人精神世界非常充实。C,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意在自勉,突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
陋室铭翻译课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情操和(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文中体现全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小题1】题干已有提示,这三个方面选任一个即可。 【小题1】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精神追求的字眼,回答不可偏离要求。 《陋室铭》的阅读题6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2、追问:陋室铭爱莲说,出5个问题,并作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小题1:D 小题1:(1)我只(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4、答案:(一)、《陋室铭》警戒自己 称述功德 押韵 托物言志、陋 品德 品德 不陋;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惟吾德馨(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品德高尚。
5、默写 《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爱莲说:《爱莲说》的说是什么意思?说是古代中议论文性的文体。大多是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受。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文杂文相似。
2、默写 《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
4、《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中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