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明朝时期,官服是衡量官员品级的标志之一。从一品到九品,每个品级的官服颜色都有所区别。
1、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以补子来区分官职。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
2、余同二品。三品常服,冠上珠翠孔雀3,金孔雀2,口衔珠结。长袄,看带或紫或绿,并绣云霞孔雀纹,长裙横竖襕并绣缠枝花纹,余同二品。四品礼服特髻上比三品少1只金孔雀,此外与三品同。四品常服与三品同。
3、明朝朝服是什么?明朝朝服最主要就是有一种麒麟袍,它特点就是衣襟比较大,然后领子是斜的,在袖口地方比较宽松。
左1图为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
平日里在影视剧中常见的乌纱帽其实是官员们的常服配饰,即在官府机构内上班所戴,每日早朝戴的还是梁冠。
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线的多寡来区分。 乌纱帽:是明代官人上班常戴的官帽。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帽内有网巾,束著头发。
还有一种就是官员平日办公穿的衣服,它的特点就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然后腰间束带这是大家也比较常见。
唐朝、宋朝、明朝官服的区别:袖口不同,唐朝袖口更大、宋朝稍小、明朝最小。配色不同,明朝基本上采用红色、唐朝灰色、宋朝绿色。官帽不同,唐朝官帽是幞头,宋朝变成了硬胎硬脚的一种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状。
在官服的颜色上,明朝规定:一品至四品穿绯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绿袍;未入流杂职官服与八品以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