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的前两句“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意思是说诗人由于在路上遇到风波,便在黄昏时停在一个僻静冷清的小县驿站休息。接下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夕次盱眙县》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解】:落帆:卸帆。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前言】《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
夕次盱眙县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夕次盱眙县翻译及注释 汉译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逗,逗留。淮镇,就是指盱眙。在盱眙县城下了船帆,停靠在孤零零的驿站旁边。“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冥冥,暮色昏暗。江上起风了,波涛涌动,浩浩汤汤。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
子夜吴歌 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关于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如下:子夜吴歌·春歌 李白 〔唐代〕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译文 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