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也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药物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通常情况下,每一药物各有固定的半衰期,常用的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
m=M(1/2)^(t/T)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经过5个半衰期后,可以认为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以半衰期是10小时的话,在体内的消除时间是50个小时。也有例外,如病毒唑针的血浆半衰期为0.5~2小时,可本品在体内的消除很缓慢,停药四星期后尚不能完全清除。
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只要求得某一药的K值,即可按上式计算出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该药物的半衰期t1/2=0.693/k=6小时。知道药物半衰期后,就可以适当参考半衰期的长短指导临床 用药 。如庆大霉素在正常人的半衰期为7980.419小时。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m=M(1/2)^(t/T)。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在物理学上,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
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都是5个t1/2,所以计算时只需要5倍的半衰期就能大概表示药物在体内完全消除所用的时间。
1、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只要求得某一药的K值,即可按上式计算出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2、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m=M(1/2)^(t/T)。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在物理学上,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
3、可准确地测知两个不用时间(t1,t2)的血药浓度(c1,c2)后,即可代入b= -K/303,求出消除率常数b。 k= - 303 *b 而t1/2与k的关系如下: t1/2 = 0.693/k 按该公式,可以计算上述半衰期。
【答案】:C 本题考查药物在体内清除时间。一般经过5个半衰期,药物消除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认为基本消除。故答案为C。
~6个。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显示,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根据指数衰减的规律,经过5~6个半衰期,药物的血浆浓度降1/32,可认为药物被完全消除。
个。根据查询医药知识得知,按照药物半衰期服药,需要经过该药的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也就是达到相对稳定的疗效。同样,停药后也需要经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约下降95%,即基本消除了药物作用。
一般情况下经过5个半衰期后,可以认为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以半衰期是10小时的话,在体内的消除时间是50个小时。
在药代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按一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故而药物在体内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半衰期,称作药物消除半衰期或血浆半衰期,其具体定义是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这一部分是初始半衰期,即是alpha相。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的同时,药物也在进行消除——这是真正的通过生物转化的药物消除。可以说,两者是同时进行的,但是由于分布相使药物浓度减少的程度相对比较明显,故此beta相不能体现。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也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药物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通常情况下,每一药物各有固定的半衰期,常用的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
药物的半衰期(t1/2 )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一个很重要和最基本的参数,可分为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一般而言,t1/2是指消除半衰期,即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或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的时间[1]。
药物半衰期,和药物消除半衰期意义一样。也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简写为“t1/2”,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消除半衰期长的药物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
“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的名词解释是一样的,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
在药代动力学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按一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故而药物在体内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半衰期,称作药物消除半衰期或血浆半衰期,其具体定义是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在药代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按一级动力学过程进行,故而药物在体内也存在相对稳定的半衰期,称作药物消除半衰期或血浆半衰期,其具体定义是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时量半衰期都属于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简写为“t1/2”,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
通俗的说就是药物有效成分在体内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药物活性成分会在体内经肝或者其他脏器代谢掉的。这个参数用于确定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