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0的明确提出是对大时代背景转变下教育信息化的再次思索。《教育信息化:从0迈向0--新时代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迈向与思路》文章内容中,雷祖兹说:“如今思索教育问题时,要考虑到2个大的时代背景。
教育信息化为全体国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信息化对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
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如下: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系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传统学校、 *** 学院、虚拟开放大学等共同构成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教育改革创新步伐。
1、教育信息化0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该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
2、这个目标是: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3、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在《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4、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提出的两高目标是指高速 *** 全覆盖和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高速 *** 全覆盖: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速 *** ,实现全面覆盖,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