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
1、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2、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3、历史上朱元璋有刘基、李善长、朱升、陶安四位军师。
4、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5、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历史上朱元璋有刘基、李善长、朱升、陶安四位军师。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历史上朱元璋有刘基、李善长、朱升、陶安四位军师。
朱元璋的军师是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从中我们看出刘伯温并不是能够呼风唤雨,而是他利用天象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来刘伯温懂天文地理,星象占卜,但是他并不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
准确的来说,刘伯温使用这个办法来求雨的目的并没有成功。最后还因为这个事件不得不远离官场,告老还乡,甚至还因为这这个事件引发了一场很大的冲突。
朱元璋虽然表面上对刘伯温非常恭敬,将他视作自己的张良,然而事实上却一直猜忌刘伯温。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大封群臣,但是刘伯温仅仅只被封了个伯爵,俸禄也只有240石,这明显是被压低了。
可是他并不理会,因为他早就通过一些 *** 发现过几天就会有雨,于是就说杀了他才会下雨。但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下雨。李善长得意地告发刘伯温。不过,朱元璋也知道是否会下雨,与刘伯温无关,所以没有理由定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