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传部的之一句话是:康诰曰:“克明德。这句话本摘自《尚书.周书》之《康诰》一文,原句是“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刑。意思是说:周文王弘扬德政、慎用刑罚,打下了圣王之业的根基。这里的“克是能的意思。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大学》作者:曾子 朝代:春秋 原文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出自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这句话是《大学》的首章,讲述的是大学的宗旨。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出自春秋末期曾子所著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出自曾子的《大学》,白话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更高境界的善。
若加以适当的教育,便能使明德 显露出来。 新民:“新”动词,革新之意。即不断敦品励行,自我革新求进, 然后推己及人,将自己的德学贡献给社会。
这句话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