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原理:物质吸收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 。常用的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 。
特点: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更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
可见分光光度法事基于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紫外是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而的。光源不同:可见用钨丝灯,紫外用氘灯。吸收池不同:可见的吸收池由玻璃制成,紫外的由玻璃制成。
测量的范围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量程为200nm~600nm间(包括部分可见光)。(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量程为200nm~1000nm。所用灯不同:(1)紫外光区通常用氢灯或氘灯。(2)见光区通常用钨灯或卤钨灯。
光学器件的不同: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波,而对可见到近红外端有比较好的透过性,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有色化合物对光的吸收来测定的,属于宽带分子吸收光谱,它可以使用连续光源(钨灯、氢灯等)。
E 为吸收系数,即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的吸收度数值; C 为溶液浓度; L 为液层厚度。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 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谱分析 *** 。
1、【答案】:(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2)有一定的准确度,可满足对微量成分测定的要求;(3)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4)应用广泛,可测定大多数无机物质及具有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点 在仪器分析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光学分析 *** 。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范围广泛,在化工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分析、地质分析、水质分析、农业分析、分析实验教学等方面;紫外分光光度法的适用范围有定性分析、有机分子的结构分析、纯度检查、定量测定。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有机物定性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无机物方面用于矿物、半导体、天然产物和化合物的研究。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的线能量大。
6、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如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和红外光谱仪相似,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机物质,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它将有选择地被吸收。一组吸收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了试样的特征。
分光光度法是光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是: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 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谱分析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 ) 有 10 种药材用该法进行药材的有效性评价。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波长范围是190~800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 *** 。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 *** 。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
3、【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分光光度法。物质吸收紫外一可见光区的电磁波(通常为200760nm范围)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紫外一可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