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1、《端午粽》教学反思1 《端午粽》这篇课文选自屠再华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十分贴合学生的童年生活,课文围绕着端午粽,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以及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2、【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3、反思一下他们对于说话训练不够完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之一是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粽子根本没有见过,第二就是对文本第二自然段理解不到位。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粽子的一些特征,并且是从外到里的顺序描写了粽子的样子。
4、今天,我们学习了《端午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5、【教学反思】 《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通过“品尝”端午粽,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6、讲课教师:沈艳艳 课题: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观后思考:沈老师这节课是规范的一堂一年级语文课,从游戏导入到读课文认识生字再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交流端午节生活体验,最后学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会写“午、节”等7个字。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2、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3、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会写“午、节”等7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