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种病虽然很难治愈,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一般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得了红斑狼疮后,病人可能还会出现非常多症状,而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就能够用于医治发热、关节痛、肌痛、乏力等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上皮过度角化(以不全角化为主),上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沿上皮淋巴细胞浸润带。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症状有以下几种: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口腔黏膜病损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片状糜烂,界限清楚,病损区中央凹陷似盘状,周边有1。2毫米长的白色条纹呈放射状排列。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在口腔颌面部,是狼疮病中最轻的一个亚型,为皮肤粘膜病,很少累及内脏器官。约有5%的患者可能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临床主要发生于口颊部的皮肤与粘膜。
鳞屑下有嵌入毛囊孔的角质栓。两颊和鼻部的皮损相互融合,呈蝴蝶形。可有轻度瘙痒。对日光敏感,日晒后症状加重。慢性病程,日久损害可趋于静止状态,呈中心色素减退,周围色素增加的萎缩性瘢痕。也有个别转变为系统性或癌变。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发生于面部其他部位或手背等处,为圆形红斑、当揭去其上面的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在鳞屑的内面,可见呈棘状突起的角质栓塞。鳞状细胞癌Ⅰ级(高分化):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类似于口腔黏膜上皮。
盘状红斑狼疮(DLE)为慢性复发性疾病,盘状红斑狼疮皮疹呈持久性盘状红色斑片,多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有几毫米,甚至10毫米以上,边界清楚。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为结缔组织病的一种,其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有时可见角质栓塞,故3小题选D。鳞状细胞癌特征是角蛋白形成,出现角化珠,故4小题选B。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发生于面部其他部位或手背等处,为圆形红斑、当揭去其上面的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在鳞屑的内面,可见呈棘状突起的角质栓塞。鳞状细胞癌Ⅰ级(高分化):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类似于口腔黏膜上皮。
此浸润带是与其他口腔黏膜病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改变与扁平苔藓相似,但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不是带状。所以答案应选C。
【答案】:C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不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也不是一种特异性的黏膜炎症。本病虽多有免疫系统异常,但不会出现免疫缺陷和变态反应。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结缔组织病。
1、此浸润带是与其他口腔黏膜病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改变与扁平苔藓相似,但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不是带状。所以答案应选C。
2、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镜下所见: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或者不全角化。
3、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为结缔组织病的一种,其上皮表面有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有时可见角质栓塞,故3小题选D。鳞状细胞癌特征是角蛋白形成,出现角化珠,故4小题选B。
4、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发生于面部其他部位或手背等处,为圆形红斑、当揭去其上面的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在鳞屑的内面,可见呈棘状突起的角质栓塞。鳞状细胞癌Ⅰ级(高分化):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类似于口腔黏膜上皮。
5、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症状有以下几种: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口腔黏膜病损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片状糜烂,界限清楚,病损区中央凹陷似盘状,周边有1。2毫米长的白色条纹呈放射状排列。
6、盘状红斑狼疮 ①气血淤滞型: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秦艽10g、乌蛇10g、漏芦10g、黄芪10g、丹参15g、鸡冠花10g、玫瑰花10g、鬼箭羽15g、凌霄花10g、白术10g、女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