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附子,灶心黄土,地黄,阿胶,黄芩,白术,甘草) 治风剂一 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 穷新景,草房纸墙薄。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16 大秦艽汤: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牵正散: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川芎茶调散记载于《太惠民和局方》,由 川芎,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组成。把这些药研磨成粉,用清茶来冲服。
【方五】川芎茶调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12克,川芎、荆芥各6克,甘草6克,防风9克,白芷、羌活各6克,细辛3克。 【功用】疏风散邪,通络止痛。 【主治】风邪头痈。
1、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荆芥各12g,白芷、羌活、甘草各6g,细辛3g,防风5g,薄荷12g。
2、【异名】茶调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组成】薄荷叶(不见火)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香附子(炒)25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6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
3、川芳茶调散的主要成分是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芩、黄连、丹参、桃仁、红花、川贝、枸杞子等中药材料。川芎茶调散,中成药名。为治风剂,具有疏风止痛之功效。主治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4、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川芎、羌活、细辛、白芷、荆芥、防风、薄荷、茶叶组成,为治风邪上犯清空之寒热头痛,或头风疼痛之方。
5、川芎茶调散主要是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等成分组成,而这些成分多数是辛温的药材,因此对于风寒头痛,表现为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都是有比较好的疗效。
6、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方内若加僵蚕菊,菊花茶调用亦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