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方组成:半夏、橘红各自10克、白茯苓9克 、炙甘草5克。水煎服。
二陈汤是中药汤剂,其配伍组成有半夏、陈皮、茯苓和甘草。是一味利气和中燥湿痰的汤剂。
二陈汤是出自中医经典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湿痰证基础方,重在治脾以消痰,燥化之中有行运之法,临床应用广泛。方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本方剂名为“二陈”,是因为方中陈皮和半夏以陈久者为良。
1、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本方剂名为“二陈”,是因为方中陈皮和半夏以陈久者为良。
2、二陈汤的药物组成:半夏、橘红(陈皮)、白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3、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用量: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5g。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
【功能主治】寒疟,但寒少热,腰疼足冷。厥疝,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中医二陈汤是治疗痰饮的方剂,是祛痰湿,健脾胃、理气的作用,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起到健脾益气、和中的作用。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再加上枳实、竹茹,能够温胆,这就变成温胆汤。再加上黄连就变成黄连温胆汤,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睡眠障碍等等,根据不同的体质用二陈汤进行加减化裁。
1、二陈汤配方一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白茯苓90克、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粗散。
2、配方组成:半夏、橘红各自10克、白茯苓9克 、炙甘草5克。水煎服。
3、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5g)。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概述 二术二陈汤为方名,同名方约3首。3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二术二陈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二术二陈汤组成为姜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白术(姜汁拌晒)、苍术(麻油拌炒)、生姜、乌梅肉。
2、【主治】呕吐清水如注。 【加减】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提醒您:二术二陈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 *** ,使用前请遵医嘱。
3、苍术10g、白术15g、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4g、生姜三片。
4、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5、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15g、橘红15g、白茯苓9g、炙甘草5g、生姜7片、乌梅1枚。二陈汤是出自中医经典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湿痰证基础方,重在治脾以消痰,燥化之中有行运之法,临床应用广泛。
6、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本方剂名为“二陈”,是因为方中陈皮和半夏以陈久者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