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特点 1,以水见长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楼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1、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2、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3、拙政园建园特点: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4、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拙政园特点有: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
5、拙政园,这一大型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松岗、竹坞、曲水之趣,被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其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充分采用了对景和借景等造园艺术,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的风格。
1、拙政园建园特点: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2、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3、园林特点 1,以水见长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楼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1、苏州园林的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更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2、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3、荷花节:每年夏季,拙政园都将举办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项目“荷花节”。“荷花节”依托于拙政园宽阔的荷塘,以数百个品种的缸荷、碗莲及多种水生植物造景,渲染荷花香远益清的感官效果,营造夏日江南水乡的清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