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是河南暴雨还是山西暴雨背后的真实原因都是气候暖化,因为气候暖化的现象导致很多极端天气的生成。
1、现阶段因为气候的变化,在山西省境内则是出现了罕见的“秋雨模式”,随即这场秋雨直接在一个星期内,持续性横扫了太原、晋中、临汾和运城等多地城市。最终这场特大暴雨直接导致山西省多个城市出现了内涝和严重的水灾。
2、因为这次的暴雨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山西很多的古建筑都是比较怕水的,一旦被水长时间侵蚀就很容易发生坍塌。
3、此次大暴雨受灾这么严重的主要原因有2个,之一个就是连日的大暴雨,第二个就是山西河流多,河水暴涨向周围村庄蔓延,导致山西受灾严重,小编在心里默默的为山西祝福,希望他们早日结束灾情,重振山西风光。
4、年10月2日到7日,山西省的平均降水量高达近了119毫米,全省有18个县的降水量超过了200毫米左右,51个县在100到200毫米之间。长达四天的暴雨,伴有雷电、强对流以及降温的现象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度的不便。
山西的年降水量一般在358到621毫米之间,夏季的6到8月降水集中,可以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山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受季风影响明显。
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4毫米至282毫米之间。其中更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
年10月2日到7日,山西省的平均降水量高达近了119毫米,全省有18个县的降水量超过了200毫米左右,51个县在100到200毫米之间。长达四天的暴雨,伴有雷电、强对流以及降温的现象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度的不便。
尤其是山西省的偏北部地区。从春季到初夏,均处于干旱时期,降水量增加非常少,五月中旬以前平均旬雨量都在10mm以下。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各旬降水量也只有1020mm。
1、因为发生洪涝灾害,目前已经解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
2、这个问题其实和储水量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即便不是山西太原遭遇到了这样的历史级别的暴雨,没有哪个城市可以承担得住如此短时间的巨额降雨。
3、引言:强降雨不到5天约98个西湖倒进太原,此次强降雨直接造成了山西地区60座煤矿停产,不仅仅造成煤矿停产,还对于山西人民的出行和煤炭运输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月2日20时到10月7日8时,太原的降水量达203毫米。根据公开资料,太原市6909平方千米,这期间,太原总共下了19亿立方米的雨水,而西湖的蓄水量为1400万立方米,相当于96个西湖的蓄水量被倒进了太原。
5、此次暴雨强度之所以这么大,主要还是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因为使用西湖作为计量单位,很多人认为山西这次的暴雨和河南前段时间的暴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挺大的。